钎具的失效分析及合理使用
合理确定钎头的结构参数、选用优质材料和先进制造工艺等方面,探讨提高凿岩钎具使用寿命的措施。
2025-02-22

我国的凿岩钎具已经形成系列产品并各具特色,如柱齿钎头、硬质合金整体钎子、极坚韧岩石用钎头、K610 硬质合金等,其质量和使用寿命不断提高,但其性能不稳定。钎具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应从钎头和钎杆进行分析。
钎头的破坏形式主要有碎片、碎齿、脱齿、掉齿、断裂等非正常磨损和正常磨损。一字形钎头的主要失效原因是钎头的刃翼太薄,不耐磨,径向磨损快,几何形状稳定性差,刃翼钢体对合金片夹持力不足,促使脱片,炮眼不圆,回转阻力不大,加剧钎刃磨损。球齿钎头主要损坏形式为脱边齿、脱碎齿、裂裤、摘帽和断腰等。中国地质大学通过用7655 风动凿岩机对坚硬花岗岩钻孔时,对国产中∅40、∅42柱齿钎头进行失效统计表明:脱边齿占22.7%,碎边齿占35.4%,脱碎齿占 26.4%。现场试验表明:脱边齿、碎边齿是极其主要的损坏型式。这是由于边齿受偏心应力,分布极不均匀,加上对齿不同径向压力作用,使边齿受力状况恶劣造成断齿。随着柱齿钎头受冲击的增加,齿孔壁的塑性变形量不断增大,使齿孔出现喇叭口,导致固齿力下降量形在脱齿。另外,由于齿孔间过盈量太小,钎头体硬度偏低也加剧了脱齿。高硬度钎头体对硬质合金齿的影响比中、低钎头体硬度高得多。此外,与焊接、焊剂性能和焊接操作以及使用方法等因素有关。钎头钢体的断裂 80%以上发生在钎梢端面与钎裤底部分界处,柱齿钎头部分断裂沿着齿孔底部界等发生。并且常因钢种选择不当,几何结构参数设计不合理,制造工艺选择不合适,使用方法不当等因素影响而加剧断裂。
钎杆在工作时承受着以冲击应力、弯曲应力、腐蚀应力为主的综合交变应力。因此要求钎杆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、冲击韧性、抗腐蚀能力以及较低的缺口敏感度和裂纹扩展速率。钎杆破坏形式有小钎杆柄端硬度不足造成堆顶:硬度过高造成炸顶;接杆螺纹磨损,以及产生的疲劳破断和脆性破断。钎杆破断是主要失效形式。疲劳断裂在多次反复应力作用下,由于损伤产生裂纹,通常起源于材料的薄弱部位,诸如材料内部非金属夹杂物、气泡、白点、伤痕、脱碳、腐蚀裂纹:材质和热处理不良原因,如渗碳纤杆芯部过硬、淬火不良尾柄端产生裂纹和淬裂,由于设计原因和尾柄部嵌合不良形成裂纹和破损;使用不当如锤击打痕、结合部润滑不良以及钎钢腐蚀等引起的裂纹与破断等。矿山凿岩过程中有少部分钎杆破断的断口无疲劳痕迹,一般呈光亮的晶面状态,称为脆性破断。主要由于钎杆某处存在缺陷,如夹杂、压痕、锤伤或断面变化过剧及锻造时产生的喇叭口、热处理不当等因素形成钎杆强度低、塑性差或者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,使裂纹发展极为迅速,引起钎杆早期脆性断裂。